
扫码阅读手机版
河北新闻网讯(通讯员赵辉、王雨、王双利)“经过组织的批评教育,我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,今后一定端正态度、认真履职,单位的一切事务都一定严格按照相关程序办理。”日前,遵化市纪委监委对某单位部门负责人开展批评教育时,受教育干部当场表态。这是该市纪委监委深化运用“第一种形态”筑牢第一道防线的一个缩影。
为达到惩前毖后、治病救人的目的,遵化市纪委监委深入实践执纪监督“第一种形态”,充分运用监督检查、廉政提醒、批评教育、诫勉谈话等多种方式,把“第一种形态”融入到日常工作。让“咬耳扯袖”“红脸出汗”成为常态,做到发现问题立即提醒,“小病即治、小错即纠”。
“通过约谈,希望各位同志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、明辨是非、准确定位、服务大局、遵纪守法,做到心有所畏、言有所戒、行有所止、知行合一。”为避免出现“一谈了之”、“一函了之”,该市纪委监委注重做好“后半篇文章”,强化跟踪推进,对运用第一种形态处理的干部,明确整改时限,要求制定整改方案,落实整改措施,形成整改报告;对受处分的党员干部坚持将惩处与教育相结合,定期开展回访教育,帮助受处分党员干部正确认识自身错误、正确面对处分、纠正错误,放下思想包袱和精神压力,充分体现党组织的关爱。
“防止‘小病’变‘重疾’,必须在‘早’和‘小’上下功夫,要做到常咬耳朵、常扯袖子,让游走在违纪边缘的干部悬崖勒马,使更多的干部受到警醒,从而最大限度保护、挽救干部。”该市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说。
凡注有“河北新闻网”电头或标明“来源:河北新闻网”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(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)。未经许可不得转载、摘编、复制、链接、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,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。
河北日报
微信公众号
河北新闻网
微信公众号
纵览新闻
微信公众号
河北日报
客户端